来源:人民网-甘肃频道
苹果树栽植成为宁县群众增收致富的滚滚财源,但是在果树栽种初期会有一个增收“空白”,宁县利用这个“空白”时段作文章,在果树地里进行间套种,每亩苹果幼园每年上千元的“额外”收入让数万农民尝到了间套种的甜心果。
盛夏,在宁县新庄东北门村村民李杰的3亩苹果幼园里,笔者看到的是光秃秃的枝头顶着几片绿叶,但树下却是一片翠绿,微风的吹拂下,马铃薯叶儿泛着阵阵青波。“这些果树是前年栽的,没有收益。幸好去年在地里套种丹参,今年净收入2000元。现在种下的新品种马铃薯再有一个月就能挖了,收入还要增加。”李杰一脸幸福地介绍。据村支部书记石虎祥介绍,东北门村共套种马铃薯328亩、西瓜262亩、丹参88亩、红薯106亩、甜椒89亩、黄豆118亩、番茄45亩等间作作物,每年可增加间作收入240万元,人均增收913元。今年,宁县把农作物间套种当作农业增效、助农增收的主要途径来抓,积极探索指导群众结合当地气候条件和主导产业发展现状,巧打各种农作物在生育过程中的时间差和空间差,在初果园、幼果园里大力推行果菜、果瓜、果豆立体间作套种的农业耕作新模式,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和收益率,使苹果幼园“零收入”变成了“双保险”。
据了解,宁县今年大力推广果菜、果瓜、果药、果豆、果薯5种套种模式,建成8个千亩马铃薯套种点,3个千亩药材套种点,2个千亩瓜菜套种点和4个千亩大豆套种点,共完成幼龄果园套种49745亩。